“救羊”中的“死”,指的是逃避和失去。 “亡羊补牢”出自《战国策楚策》,原文是:见兔看狗不迟;亡羊补牢为时不晚。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来者不拒、知错就改等。比喻事已至此,想方设法补救,以免日后继续亏损。

  亡羊补牢的典故

战国时期,楚国有个大臣叫庄信。一日,对楚项王说:“在宫中,周侯在左,夏侯在右;奢侈好色,不管国事,嬴(楚国都城,在湖北省江陵县北)必有危险!”项王听了很不高兴,怒骂道:“你糊涂了?这些毒言乱语是乱人心的吗?” ”庄信平静地答道:“我真觉得事必至此,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。

如果一直宠爱这个人,楚国必亡。既然你不信,就让我躲在赵国看看怎么样。庄信在赵国只住了五个月。秦国出兵攻楚,项王被迫流亡阳城。

我这才觉得庄鑫说的对,连忙派人找到庄鑫,问问他有什么办法;庄心诚恳地说:“我听说,看到兔子的牙齿,想起猎犬还不算晚;羊跑了,丢了补羊圈,还不算晚……”